Meta 廣告受眾設定完整教學|核心、客製、類似受眾怎麼用?案例與策略一次看懂

在操作 Meta 廣告時,廣告結構與出價雖然重要,但真正決定投放成效的靈魂關鍵,往往是「Meta 廣告受眾設定」。受眾決定了廣告會被誰看到,進而影響互動率、轉換率與整體投資報酬。若受眾設定錯誤,即使素材再精美、預算再高,也可能無法達成目標。
一、為什麼Meta 廣告受眾設定是靈魂關鍵?
如果說廣告的影音素材是外貌,那麼廣告受眾肯定就是靈魂了。因為Meta 廣告的演算法本質,是在既有的龐大使用者資料中,尋找可能對廣告主目標有興趣的群體。當你定義了一組「受眾」,Meta 就會在這群人中進行競價與曝光。因此,受眾設定不僅是「選出對的人」,更是「告訴系統你想要誰看見」。若沒有好的受眾架構,廣告優化學習期會更長,花費更多冤枉錢。
二、 3 大受眾類型運用解析:核心、客製化、類似受眾
在 Meta 廣告平台中,受眾主要可分為三類,每一類都有其特色與應用情境。
1.核心受眾設定技巧與注意事項
核心受眾是最基本的設定方式,可根據地區、年齡、性別、語言、興趣、行為進行篩選。例如,若你是一間在台北市販售瑜珈服飾的品牌,可以設定女性、25-40 歲、對瑜珈或健身有興趣、居住在台北市的使用者。
這類設定看似直覺,但也容易出現過度限制,導致觸及過低。因此需適度保留空間讓系統自動學習與擴展。
2.客製化受眾應用場景與建立流程
客製受眾是根據你品牌已有的資料,建立起再行銷或精準鎖定的群體。例如:
拜訪過網站但未完成購物的訪客
加入購物車卻未結帳者
已經看過影片 50% 以上的用戶
你可以從 Meta Pixel、事件追蹤、或客戶名單上傳等方式,建立這些受眾。這類受眾對品牌有初步認識,轉換機率較高,適合中後期推廣使用。
(在廣告管理員介面,左側列選擇「廣告受眾」選項,在這裡可以建立屬於廣告帳號的廣告受眾。選擇「自訂廣告受眾」可選擇從現有資料庫名單上傳、Meta活動來源等,建立後可在這看到建立狀態與受眾規模,顯示完成後就可以運用在廣告設定上了。)
3.類似受眾最佳化策略與轉換應用
類似受眾是從一群高價值用戶(如購買者)中,擴展出行為相似的人群。例如你有一份 1,000 筆成功購買名單,可建立 1% 相似受眾名單,Meta 系統會找出行為習性相似者進行投放。類似受眾適合擴大觸及、拓展新客,建議搭配測試不同層級(1%、3%、5%)的廣度,並評估成效以便調整。
(怎麼建立類似廣告受眾?在廣告管理員介面,左側列選擇「廣告受眾」選項,接著選擇「類似廣告受眾」。如上圖,來源可以選擇新建立或以先前的來源,來建立類似族群。選擇地點、規模,搭配測試不同層級(1%、3%、5%)的廣度。)
延伸閱讀:Meta 廣告是什麼?從投遞邏輯到廣告結構完整解析
三、廣告再行銷的設計思維與實作方式
再行銷不只是「重新讓看到廣告的人再看到一次」,而是針對有特定行為的人,投放更進一步的內容。例如:
看過某產品頁面的人,可推播限時優惠
已下單的客戶,可推播推薦搭配品項
- 經常逛官網的客戶,新品上市時可先針對曝光
這需要良好的 Pixel 安裝與事件規劃,並且將不同行為建立為不同受眾,以利細緻操作。
四、延伸應用-排除受眾、重疊受眾
除了設定受眾,也要學會「排除誰」。例如:
新客廣告應排除已購買用戶,避免資源浪費
潛在名單再行銷時,排除已轉換者,可避免過度頻繁曝光
另外,Meta 廣告後台的「受眾重疊工具」可協助你判斷不同名單間的重疊程度,避免廣告重複打在同一群人身上。
五、總結
打造高效受眾架構,精準投放廣告。設定受眾,不只是「勾選選項」,而是建構一套有策略、有邏輯的投遞系統。從核心受眾的廣泛試探,到客製受眾的再行銷,再延伸出類似受眾的拓展,只要你能釐清品牌當下的推廣階段與目標,就能用對受眾策略。